农业科技种植技术范文科学种植技术【农业科技种植技术范文】
1.1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1.1.1科学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作物品种。例如,短枝型红富士苹果,这种苹果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也高;双低杂交油菜,这种油菜的出油率比普通油菜高,而且使用这种油菜炸出来的油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小麦、玉米等几乎所有的作物新品种都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比原始品种更加优良,自从我国育成杂交水稻后,1976~1992年水稻累计增产2000亿千克,这一成功,为解决世界范围的饥饿与贫穷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已经培育出了一批超级稻、优质专用玉米、专用小麦、抗虫棉等转基因优良作物新品种,这些物种中许多已广泛推广到实际种植中,并获得不错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1.1.2科学技术延长了作物的生长周期
由于季节的原因,有些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有限,而科学技术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应用地膜覆盖技术使得季节性产品能够在一年四季种植,农民的收入不用受季节的影响,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农产品受季节影响的问题,气候环境可以人为地改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产值以及质量。
1.2带来环境的改变
1.2.1面源污染加重
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试剂,造成了环境和土壤污染。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的自身自然功能会失调,土质会恶化,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还会将有害物质聚集在植物体内,这些有害物质最终会被人摄入体内,从而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物还能够随着水土流失扩散到水体中,加剧环境污染,这不仅会阻碍农业发展,也会对人类的安全造成威胁。为了追求产量而使用大量农药化肥等,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这是我国农副产品在欧美市场总是遭遇技术壁垒的一个重要因素。
1.2.2过度灌溉引起土地次生盐渍化农业灌溉用水也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会引起农田的次生盐渍化,减少耕地面积,加剧生态危机。我国华北地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造成地下漏斗,使地平面不断降低,此外,由于大量建造渠道、水库、涵闸,造成周边地区的土地盐渍化或产生新的地质灾害,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些问题。
2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应用中趋利避害的思考
2.1鼓励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
虽然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是科学技术对农业种植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国应当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鼓励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首先,鼓励科学家们进行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对于有研究成果的科学家,给予比其它研究领域更高的奖励。其次,鼓励农民应用科学技术,农民购买机械化设备时,国家应给予补贴。新的科技产品出现时,应先退出一部分使用品,供农民使用,以便进行科技产品的推广。
2.2出台更加完善的技术应用标准
摘 要:我国做为拥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农业大国,玉米不但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利用科技种植,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更能优化品种,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对于玉米的产能的需求。
关键词:玉米种植;经济收入;优化品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98
玉米作为农产品中主要农作物,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无论是作为粮食加工,食品应用还是经济价值都在市场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玉米种植技术将多种农作物种植方法植入到玉米种植技术中,利用农药包衣技术,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市场调查数据显示,随着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更新,有效的优化了玉米品种的更新和产量的提升。与此同时,良种补贴惠民政策的出台,也更大的促进了农民在种植玉米领域的积极性,推动了玉米种植的产业化,也推动了玉米加工的产业化。
1 现代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种植的融入,高产量种植技术是经过科技人员不断研究探索,及试验创造出的科技成果。为了达到市场上对玉米的需求,就要在玉米的种植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现代的科技种植技术就是在传统的栽培技术上加以创新和研发演变而来的。中国的科技种植技术发展要比国外的时间短,这就可以在分析我国的土壤环境,气候温差,水利灌溉的同时,借鉴国外的种植技术及经验来研发自己的玉米种植技术。国外的先进机械化种植,正是要进行改革吸收的新技术。
1.1 科学种植
以往传统的人工作业,不但浪费劳动力,而且对于缺少劳动力的家庭也是一种负担,会因人力不足而错过最佳的播种时间,造成产量损失 。现代科技种植技术就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即省时又省力。机械作业远比人工作业在播种的准确率上高出很多,也解决了农村因劳动力不足矛盾。玉米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玉米存活率,也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1.2 良种优化
想要达到玉米产量上的提高,不但要有先进的种植技术,还要有好的籽种。玉米籽种的不断更新,得益处我国一直在玉米品种上不断的试验研发,良种优化也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温差也有区别,所以在籽种研发上就必须结合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因素,水利等多种条件来因地制宜地进行籽种优化,以确保玉米在不同的地域环境里正常的生长收割。据调查显示,根据地域不同所研发的玉米品种在产量上都有一定的提高,这是因为针对各地的土壤成分结构的不同,开发出了适合在其环境下生长的玉米新品种,科学的选择适合本地区高产,抗病能力强的杂交品种也都得到了很好的种植效果。生长环境不同,就要选择适合当地所有条件的种子来进行种植,要敢于尝试,更要敢于走在科技的前沿,只有这样,科技种植才展示它真正的意义。
1.3 技术管理
种子与人一样需要呼吸,如果土地没有湿度,没有了较好的通气性,种子的营养也跟不上去,要种子保持良好的生长过程,就需要有深松蓬软的土壤,为玉米后期扎根吸收土地营养做准备。在这一点上,秸秆还田是一项不错的技术选择,即蓬松了土地,又有了有机肥料,还解决了到处烧荒的混乱局面。在后期的管理中,水与肥是2个主要因素,如果在有机肥料充足的情况下,加入少量的化肥,科学配比,这样对玉米后期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在种子播种前,一定要埋入足够的底肥,而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就要控制好氮肥的摄用量,避免盲目的施肥,引起玉米徒长过速。另外玉米抽穗与灌浆期尤为重要,这阶段一定要做好灌溉工作,以免水分流失造成玉米产量的下降,充足的水分是玉米高产的必要条件。
2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
想要快速的让农民走出传统种植模式,就要加强对科技种植技术的宣传与普及。大多数农民对于科技种植技术还处在盲从期,没有真正了解科技种植实际意义,要尽快的让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加深对科技种植的了解程度和信赖,才不会阻碍我国玉米种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要培养更多的科技型农业技术人员,让他们走到田间地头,与农户相互沟通,宣骺萍贾种步给他们带来的高产收益及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让玉米种植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3 结语
随着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玉米种植技术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应用科技种植技术上的同时,管理技术也取得收获。玉米产量上的连年增收,说明我国在玉米种植技术上正在不断的进步提高。
[关键词] 高产 农作物 栽培 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93-01
1 农作物栽培内涵分析
在农业的发展中,农作物的种植项目是需要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而农作物栽培科学技术主要是辅助农作物生长发育,保证其产量以及作物品质得到有效保证的产业运行机制。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利用统筹协作方式进行同数量耕地调研,质量和产量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利用农作物栽培技术,为了能有效的获得质量不错的农产品,种植人员会集中选取优良的种子,主要采取的就是种子浮力法,选出沉底且质量不佳的种子,然后利用有效技术进行定向种植。
2 农作物高产路径分析
2.1 转变种植人员思想意识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农民传统的种植思想,集中建立有效的技术运行机制,经验积累很重要,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种植人员要转变思路,虽然不能完全承袭,但是也不能完全摒弃,要以辩证借鉴的眼光进行优化种植[1]。在种植过程中,不能盲目只重视选苗而不重视后期生长,过于重视施肥过程却忽略了种植环境。种植人员要立足于农业发展趋势,优化运用新技术和新措施,进一步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也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另外,相关部门要集中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在学习和交流中学习更多关于农业技术的内容,从自身素质提升开始,在行为中逐渐转变传统思想,从而建立更加优越的农业发展理念,顺利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农作物种植技术科技化升级
要想推进整体农业项目的高效发展,就要在种植技术方面优化运行科学技术,保证其农作物高质高产。这其中,杂交水稻的问世就是比较突出的农业发展标杆,管理人员要针对耕地、农作物种植机制进行集中处理,优化运作符合科技发展和农业发展需求的种植措施,也是利用基因改造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环境下农业和科技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技术革新不仅适应于种子的选择和培育,也集中在土壤改革措施方面。利用技术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保护,主要选用除草、增肥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的保护,真正实现了科技和农业的并行发展[2]。
2.3 农作物品种培育技术升级
在农业中运行新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并且,利用新品种培育的方式,也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最佳路径。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种植人员和研究人员要建立有效的项目机制和互动模式。其一,主要利用科学技术对农作物基因进行改良,从而提升农作物部分习性,其中包括抗病虫、抗倒伏等特性,真正实现了农作物的增产。其二,利用技术对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改良探讨,集中研究在新领域和新环境中的农作物生长机制[3]。例如,利用技术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从而解决植物在没有光合条件下生长的问题,或者是近几年,关于水果颜色变换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颖的技术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新品种的研究尽管具有刺激市场的作用,但是对于生物链的破坏以及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仔细研究,只有保障绿色农业项目的顺利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生态发展。
2.4 农作物管理方式规范化升级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集中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只有保证管理运行模式的优化,才能真正建立科学合理化的农作物发展结构。第一,管理人员要集中升级种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针对其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培训,保证农民能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利用标准化科学模式助力整体种植环境的改变,也能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4]。第二,要对农民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优化种植人员的施肥、保湿以及除虫操作。并且,当地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护,切不可针对病虫问题盲目喷洒农药。第三,农作物种植者要对农产品的种植采取方式进行集中的改良,财务科学化日常作业,并且对农田进行集中的划区轮作。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机械化农业生产,期间运行有效的土壤保肥措施。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集中制定必须的管理规定,完善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农作物种植行为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且整体项目符合农业要求[5]。
2.5 农作物种植环境升级
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说,基本的种植环境非常重要,因此,在提升整体种植技术的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和处理,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和种植机制,集中对土壤进行保湿和增肥,优化农作物光合作用条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通风通气保护,真正实现农作物的良性生长,也保证其产量的有效生长。并且,也要集中升级病虫害防护工作,利用科学技术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伤,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经济利益。
3 案例分析
由于本地盛产工业辣椒,针对其进行集中化田间管理。第一,对其生长期进行管理,要保证在定植后20天左右,及时的安排专业人员对门椒进行摘除。第二,利用绿功夫、抑太保、保尔等农药对棉铃虫进行防治,要保证每隔两天施加一次,利用吡虫啉防治蚜虫。第三,集中强化对于防涝的重视,在雨水多的天气集中排水,利用起垄阶段进行排水沟的挖掘。第四,在其生长旺盛期且雨量较大,要适量浇水的同时追肥25kg或者是尿素15kg。第五,集中进行叶面喷肥。利用叶霸或者是喷施宝有效进行叶面喷施,每亩集中在20g左右,为3000倍稀释后溶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优化技术项目、品种培优方式以及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升级的过程中,集中利用科技化栽培技术提升农作物产量,不仅要提高整体管理环境和方式,也要利用最优化生态和经济运营模式推进农作物生产走向科技之路,从根本上优化技术,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义刚.明中后期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华章,2011,25(04):18,49.
[2] 张荣.刍议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29(01):57-57.
[3] 邹泽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J].科学种养,2015,32(02):70-70,71.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种植业;作用
农业种植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守护好我们“饭碗”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虽然近年来,国家相应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地区对于农业种植业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我国农业种植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伴随着我国农作物规模化、集约化栽培模式的日益形成,其农业种植业逐渐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现代化农业推广技术可以依据当地农作物栽培、管理的现状,针对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农作物的科学栽培与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农业种植业的现代化升级。
1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针对本地区农作物的栽培种类、种植面积,进行现代化技术与现代化设备在本地区合理推广与应用,为农作物的科学栽培与管理提供依据。农业技术推广包括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实验,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对农作物种植进行现场指导以及技术咨询等措施。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一项基本的技能,相关技术推广人员要将自己作为田间地头的“农博士”,在农作物的栽培、管理过程中,扑下身子,切实解决农民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2.1完善农业种植业结构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农作物种植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再加上我国的农业种植业主要以“家庭小规模”为主,农作物种植种类较多,各类农作物的产量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性有一定差异性,导致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严重影响农作物经营者的收益,制约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合理推广与应用,可以通过进行市场调研后,针对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行农产品栽培种类以及面积的合理规划,完善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供求关系,稳定农产品的物价。针对本地区盛产的农产品,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进行农业资源的合理规划,打造现代化农业种植业的服务链(囊括农产品的生产、再加工以及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从而塑造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显著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
2.2加速农业种植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现阶段,部分地区的农业种植业仍以“传统方法”为主,虽然一些地区进行了农业种植技术的现代化升级,但是也往往只是部分技术的升级,而未形成基于“现代化技术与设备”为支撑的“农业现代化综合种植集成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是涉猎农作物的栽培环境(土壤土质以及气候条件)、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农产品的种植、加工与销售等多个环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以依据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技术的精准化升级,从而建造完善的农业种植体系,加速我国农业种植业现代化的进程。
2.3提升农产品品质与产量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农药、肥料超标使用,农作物种植连茬现象严重以及近年来自然灾害(旱灾、水灾、冰雹、霜冻灾害等)频发等问题,导致部分地区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通过在农作物栽培、管理中合理引入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促进农产品品质的升级与产量的提升。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措施:科学规划农作物的栽培时间,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有效规避霜冻、洪涝等气象灾害;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合理引入生物天敌技术(比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利用蚜茧蜂防治小麦蚜虫)、无人机喷施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技术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合理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农药过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布局现代化灌溉设备(包括微喷、滴灌、水肥一体机),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组织部位进行精准施肥和科学灌溉,以满足农作物对营养和水分的需求。总而言之,农业技术的推广可通过对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合理的引进,从而有效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2.4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的农业种植业收入一直比较低。农业技术的合理推广与应用,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栽培、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以及打造高端农产品等措施,显著提升农民的收入,为加速农村现代化、打造美丽乡村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3完善农业推广技术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科学服务体系
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是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各项措施得以被农民接受和落地实施的关键。因此,当地的相关部门应依据本地区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的完善。第一,建立现代化服务队伍。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种植业的应用技术已经涉猎农作物栽培与管理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现代化机械技术等多方面的学科。因此,相关部门应通过采取对农技推广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合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人才结构,以及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等措施,建立科学的、适宜本地农业种植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团队,以保证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加强农民培训。当前阶段,我国农业种植业的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较低等问题,极其不利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应在农闲时节加强农民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的培训,借助抖音、微信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农业技术应用“小妙招”的普及,全方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3.2进行农作物的集约化种植,加速现代化进程
当地的相关部门应依据当地农作物种植现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村民进行农耕田承包,加速土地流转,促进粮食种植大户的形成,实现农作物的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提高无人机、大型拖拉机、病虫害智能监测设备等价格相对昂贵、普通农民无法接受的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普及率,加速农业种植业现代化的进程。
3.3进行惠民补贴
1发展历程
植物保护研究所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直属的科研机构之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即1909年成立的河南省农事实验场,距今已有百年。1929年沿革为河南省农林试验总场,当时设有病虫害股;1950年农林试验总场更名为河南省农业试验场,设有植物保护组;1958年更名为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设有植物保护系;1959年更名为河南省农科院,1960年植保系与土壤肥料系合并为植保土肥系,编制25人;1962年9月,河南省农科院改名为河南省农科所,植保土肥分列两系,植保系编制18人;1963年2月农科所又改为农科院,植保系随之改为植保所,编制仍18人;1969年11月广大科技人员下放劳动,1970年1月河南省农科院改名为河南省农林技术服务站,植保所改为植保组;1971年农林服务站变更为农科所,植保组改为植保研究室;1972年农科所改为河南省农林科学院,1973年恢复植保所,下设病害、虫害2个研究组;1979年植保所下设病害、虫害、生物防治、农药4个研究室;1983年,增设小麦害虫研究室(含地下害虫);1984年实行课题组管理,取消研究室,设有麦病、棉病、葡萄病害、芝麻病害、大豆病害、大豆害虫、蔬菜病虫、中草药病虫害预测、地下害虫、生防、农药应用和农药残留分析等14个课题组,编制70人;1985年1月河南省农林科学院改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989年增设农药试验厂;植保所课题组基本保持在8~12个,人员保持在70~78人;1993年又实行研究室管理,设有小麦病虫害、棉虫、生防、生物技术、芝麻、农药6个研究室;1999年成立种子开发部;2001年成立绿保公司;2007年,机构改革,编制为60人;2009年植保所内设办公室、植物病害室(含小麦病害、棉花病害课题组)、植物害虫室(含小麦虫害、棉花虫害、昆虫天敌课题组)、生防室(含生物防治、分子生物学课题组)、生物技术室(含生物技术课题组)、农药室(含农药残留课题组)、农药厂和绿保公司。
2遵从院训,积极进取,不断推进植保事业发展
植保所始终坚持“团结、创新、求实、奉献”的院训,根据河南省各时期农业结构和发展状况,围绕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水稻、甘薯、大豆、芝麻、果树、蔬菜、中草药等主要优势作物的生物灾害问题,积极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推广,为河南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了植物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1978年以来,全所共完成计划项目500多项,项目总经费6000多万元,获奖成果164余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5项,省部级二等及以上成果奖46项(表1),省部级三等奖47奖,其他奖60项。发表专业论文875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362篇,出版专著57部。
2.1传统学科优势明显
在历代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领域,如小麦、棉花、水稻、烟草、果树、蔬菜、中草药等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农药应用技术等。
2.1.1小麦病虫害研究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主产区,2008年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展了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七五”以来一直参加或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目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植保所设立了小麦吸浆虫防控科学家岗位,承担着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和麦蚜等多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小麦锈病、白粉病和小麦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的研究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摸清了主要小麦病虫害的流行发生规律,筛选出进行化学防治的有效农药,可有效控制河南省各个时期小麦病虫危害,有力地推进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快速发展。
在小麦病虫害研究领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5项、省部级三等奖15项。
2.1.2棉花病虫害研究
20世纪60-70年代初,针对河南省当时危害严重的棉红铃虫、棉金刚钻、棉铃虫和棉花枯萎病、黄萎病进行了深入研究;70-80年代初对棉蚜进行了系列研究;80年代对棉花红蜘蛛进行了系列研究;特别是90年代对大暴发的棉铃虫进行了防治技术研究和示范,有效地挽回了棉农经济损失,激励了农民种棉积极性。2000年后进行了抗虫棉和棉花盲蝽象的系列研究。在棉花病虫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10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7项。
2.1.3农药应用技术研究
20世纪60年代在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源农药、害虫天敌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地研究,现拥有20%辛高氯乳油杀虫剂、22%吡辛乳油和30%氰津莠悬浮剂13个农药新产品,并在该项领域中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成果奖6项、三等奖4项。为河南现代化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植保所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大田试验认证单位,承担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大田试验和评价,为我国农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2拓宽研究领域,提升新兴学科
随着河南省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植保所紧紧围绕河南省农业生产的实际和重大需求,在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发展新兴学科。
2.2.1植物脱毒及抗病毒基因工程技术研究
在抗病毒基因工程方面,1980年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始进行转基因抗病毒烟草纯合系的选育工作,利用基因工程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首次培育成功双价抗病毒转基因烟草,并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示范。近年来,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国家攻关引导项目和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的资助下,进行抗病毒转基因番茄、抗病毒转基因小麦和抗病毒转基因甘薯等研究,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植株。在植物脱毒技术研究方面,建立了甘薯、地黄、山药和草莓等植物的脱毒培养和主要病毒的检测技术,培育成功了系列脱种,并在生产上获得较大面积的应用,脱种的增产效果显著。目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植保所设立了甘薯病虫害研究室。该研究领域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
2.2.2中药材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20世纪末,为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植保所抽调精干力量,加强了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九五”以来先后承担了科技部攻关项目四大怀药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地黄等3种中草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河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关键技术研究和省重大攻关项目优质中药材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等10多项,针对河南省主要药材病虫害,开展了病虫害和害虫天敌种类调查,病虫发生规律研究,生物农药和无公害化学农药筛选及应用技术研究,农药残留动态研究,品种资源的收集、鉴定和良种选育,中药材的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主持完成的四大怀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2004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楂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获2005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0篇。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技术全面、设施完善的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平台。
2.2.3生物农药研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生物农药的研制,此后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省农科院科研专项资金和孵化项目支持下,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筛选出生防菌株100多个,从国外引进生防菌株2个,并对其中一些菌株如B-903、96-79、96-80、07-17的抑菌机理、抑菌成分、小试发酵、田间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制定了96-79微生物农药的小试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96-79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鉴定出9种脂肽类抗生素;开发出96-79水剂和可湿性粉剂,其对苹果褐斑病等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筛选出杀虫效果良好的白僵菌和昆虫病毒。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微生物剂型及其制备方法已申报专利一项。
在植物源农药方面,以棉籽饼为原料,开发出1种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筛选出1种具有较高杀螨活性的植物———地肤。在天敌昆虫方面,开展了小花蝽的规模化饲养、田间释放技术研究,为天敌昆虫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2.3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开发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始终坚持以自身科技优势为依托,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个主题,通过实施成果示范推广、科普下乡,开展技术咨询与培训、兴办科技企业等方式,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与农林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创建了鹿邑、温县、新乡、原阳、杞县等5个示范基地,形成了示范作用辐射全省的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网。选育开发棉花、小麦、甘薯、中药材等植物新品种12个,研发农药新产品20余个。其中,标杂A1、A2累计推广33.33余万hm2,产生自身效益600万元,社会效益10亿元。生产销售农药新品种1万t,产生自身效益5000万元,社会效益30亿元。技术成果转化累计2000万元。
2.4坚持人才兴所,不断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一、现代农业基本特征阐释
一方面,生产条件现代化。所谓的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具体指的就是借助现代化设备对落后生产方式进行改变,优化机械设备在农业中的使用频率,确保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生产技术科学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就是所谓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能够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为更好地落实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最关键的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增强科技化水平,实现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不断增强。
二、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1.数据库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为与时展趋势相适应,最关键的就是要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数据库,以保证管理农业种植的过程更具信息化特征。通过对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合理使用,使得农业信息交互性更强,并形成农业专家系统,对种植环境进行模拟以开展试验。其中,在农业专家系统中,涵盖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可以在输入关键字并检索的基础上,获取专业性的资料信息。一旦用户遇到难题,即可向系统寻求帮助,系统能够深入分析用户所提交的问题,并搜索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尽快帮助用户解决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以上问题解决的方式,对时间与空间限制加以突破。对于农业种植模拟系统而言,则是在系统内部录入农业种植相关参数,借助系统实施必要的模拟分析,对参数设置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了解其可行性,进而对存在的漏洞进行发现并解决,以免在农业种植工作中出现失误。
2.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农作物生长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温度条件、土壤质地、湿度条件与光照条件等,都是农作物生长环境的主要要素。如果外界环境条件无法与农作物生长需求相适应,就应对人工干预方式加以利用,适当地改善生长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有效地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长期以来,生长环境监测工作都是人工完成,所以会消耗大量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甚至会对监测结果准确程度带来影响。将无线传感器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即可借助无线传感器监控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借助事先所设定的条件,即可完成各项工作,特别是灌溉、供暖与通风等控制,实际操作方便,使得种植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得以减轻,为农业种植环境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光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在农作物生存生长的过程中,光是必要的条件,特别是光照和热量条件的变化会对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造成影响。基于社会对于农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业种植技术实现了全面创新,形成了诸多新型品种与反季节种植,所以仅依靠自然光热难以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生存光热能量,直接制约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将光技术引入到农业种植中,能够对不同类型农作物生长阶段所需光热条件加以掌握,适当地改变光谱投射的方式,减少光技术应用中的光源成本支出,同样能够优化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产产量和质量。
4.可视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从本质上来讲,可视化技术就是通过监控摄像头获取实时的图像,在传输系统的作用下,通过电脑显示屏展现出来,方便工作人员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形成深入了解,合理地采取最终的决策。尤其是在可视化技术的帮助下,现场工作人员行为能够得到监控,进而规避不规范工作行为的出现,对病虫害与异常现象进行及时地发现,及时地采取有效反应措施,在相关措施的作用下,尽量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系数。
5.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第一,组织培养技术。所谓的组织培养技术,指的就是在无菌条件下放置农作物,在人工诱导的作用下,科学合理地培育完整植株。将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可以加快种子发育的速度,为新品种研制以及繁殖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通过使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规避农作物在幼苗生长阶段被病毒侵害,进一步优化农作物经济效益。然而,在组织培养方面,一定要保证温度条件、光照条件和湿度条件充分,对培养基的成分、渗透压以及pH值等进行仔细地检查,确保其能够与具体要求相吻合。需要注意的是,对初代外植体进行培养的时候,要积极开展褐变防治工作,尽可能降低褐变对于外植体接种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体来讲,一定要积极开展处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组织培养结果的质量合理。
第二,生物杀虫技术。此生物技术以传统化学农药杀毒为基础发展,要想确保农作物使用农药制配的合理性,就应当选择使用生物提炼方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病虫害进行合理地防治,同样可以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不会因为农药施用而对农作物实际产量与质量造成影响,尽量规避农业的副作用,有效地解决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不断优化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第三,转基因技术。此生物技术依托农作物内部的基因重组形式,使得农作物基因得以改善,为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转基因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国内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正是因其能够增强农作物产量与营养价值,所以备受生物技术领域的关注。
[关键词] 新途径 林业科技兴农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10-02
引言: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它是应对贫困农村地区技术生产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这一经济现状的,近些年来,科技扶贫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我国,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较晚,地区之间发展的还很不均衡,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的扶贫模式的具体界定。因此,研究科技扶贫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先进的科技扶贫模式理论,对完善和发展科技扶贫理论和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实践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就应运而生,它是在实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将集体林地承包到了农户手中,广大林农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间,深挖林业生产力,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循环经济,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我国把把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济作物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技扶贫的意义及其特征
1.科技扶贫的意义
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应用,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快的实现了脱贫致富。高素质的科技扶贫人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和积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科技扶贫的特征
2.1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科技扶贫中始终扮演着第一位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由于贫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科技扶贫开发中,需要大力发展本土科技以及引入必要的先进技术,同时由于农林牧渔等行业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在贫困地区引入技术时,必须要求技术本身是先进的、成熟的,并结合当地实际综合体现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2.2加大力度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扶贫不仅要求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同时要求科技实施人员素质较高,因此提高个体素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必备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引入科技和管理人才,组织实施各类型的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集中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增大群众的认知面,而且要在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的带动下,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以达到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目的,这样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个体素质,造就了当代的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农民。
二、应用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的开展方法
笔者生活在平原地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农民栽树的积极性高涨,林地面积在近几年迅速增加,改变了林木稀少的的状况,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近几年来,养殖业收益较好,林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地资源,实现养殖以及林业的双重发展。在林地里散养家常鸡、鸭,鹅等,在各地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果园散养鸡鸭鹅等家禽,能够明显的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而且不用给果园单独除草,省工省力。在合适的林地规划一片空地圈养生猪和羊,有的还在林地建立托牛所,利用林地的坑塘养鱼,收益相当高。而家禽家畜的粪便又是林木生长良好的肥料,二者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了林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林木的生长。
2.林下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下套种喜阴的园艺用卉苗木前景广阔,喜阴的有苔类。在林木种植的初期,可以采取林木与矮杆作物间作,例如大豆、花生、辣椒、等。耐阴的药材品种非常多,而且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药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栽植人参、西洋参、等很多品种。林地栽植食用菌历史悠久,可以种植蘑菇等菌类植物。
3.充分发挥林木丰茂、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建立“林家乐”,突出个性特色,以采摘、垂钓等休闲模式吸引各方游客来享受林地的中的农家乐趣。
三、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林木的生产周期是比较漫长的,这严重制约着林改后农民的发家致富。而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增加了林业附加值,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2.因地制宜成本低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利用森林系统良好的生态条件,在林下种植南药、棕榈藤和切叶花卉等适宜的经济作物(植物),这种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药用经济作物和资源,投入少、效益高,也可有效地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3.保护环境效果好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可构建不同类型森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语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条农村科技扶贫新途径,具有农民可操作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种植面积广、大大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在农民林业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由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产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样,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也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褚琳,劲草.科技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J].科学经济社会,1999
[2]毕文博.深化科技扶贫,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2003
[3]李金海.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 新途径 林业科技兴农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10-02
引言: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它是应对贫困农村地区技术生产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这一经济现状的,近些年来,科技扶贫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我国,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较晚,地区之间发展的还很不均衡,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的扶贫模式的具体界定。因此,研究科技扶贫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先进的科技扶贫模式理论,对完善和发展科技扶贫理论和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实践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就应运而生,它是在实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将集体林地承包到了农户手中,广大林农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间,深挖林业生产力,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循环经济,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我国把把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济作物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技扶贫的意义及其特征
1.科技扶贫的意义
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应用,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快的实现了脱贫致富。高素质的科技扶贫人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和积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科技扶贫的特征
2.1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科技扶贫中始终扮演着第一位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由于贫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科技扶贫开发中,需要大力发展本土科技以及引入必要的先进技术,同时由于农林牧渔等行业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在贫困地区引入技术时,必须要求技术本身是先进的、成熟的,并结合当地实际综合体现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2.2加大力度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扶贫不仅要求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同时要求科技实施人员素质较高,因此提高个体素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必备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引入科技和管理人才,组织实施各类型的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集中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增大群众的认知面,而且要在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的带动下,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以达到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目的,这样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个体素质,造就了当代的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农民。
二、应用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的开展方法
笔者生活在平原地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农民栽树的积极性高涨,林地面积在近几年迅速增加,改变了林木稀少的的状况,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近几年来,养殖业收益较好,林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地资源,实现养殖以及林业的双重发展。在林地里散养家常鸡、鸭,鹅等,在各地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果园散养鸡鸭鹅等家禽,能够明显的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而且不用给果园单独除草,省工省力。在合适的林地规划一片空地圈养生猪和羊,有的还在林地建立托牛所,利用林地的坑塘养鱼,收益相当高。而家禽家畜的粪便又是林木生长良好的肥料,二者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了林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林木的生长。
2.林下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下套种喜阴的园艺用卉苗木前景广阔,喜阴的有苔类。在林木种植的初期,可以采取林木与矮杆作物间作,例如大豆、花生、辣椒、等。耐阴的药材品种非常多,而且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药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栽植人参、西洋参、等很多品种。林地栽植食用菌历史悠久,可以种植蘑菇等菌类植物。
3.充分发挥林木丰茂、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建立“林家乐”,突出个性特色,以采摘、垂钓等休闲模式吸引各方游客来享受林地的中的农家乐趣。
三、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林木的生产周期是比较漫长的,这严重制约着林改后农民的发家致富。而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增加了林业附加值,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2.因地制宜成本低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利用森林系统良好的生态条件,在林下种植南药、棕榈藤和切叶花卉等适宜的经济作物(植物),这种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药用经济作物和资源,投入少、效益高,也可有效地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3.保护环境效果好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可构建不同类型森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语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条农村科技扶贫新途径,具有农民可操作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种植面积广、大大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在农民林业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由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产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样,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也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褚琳,劲草.科技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J].科学经济社会,1999
[2]毕文博.深化科技扶贫,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2003
[3]李金海.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 种植业;现状;问题;模式;对策;陕西志丹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52-02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11′~109°3′、北纬36°21′~37°11′之间。总土地面积3 781 km2,约占延安市总面积的10.30%、陕西省总面积的1.84%。地势依河川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648 m,全县平均海拔1 417 m。境内沟壑纵横,梁峁密布,山高坡陡,沟谷深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但分配不均。年平均气温8.1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32 h,≥10 ℃以上的温度始于4月28日,终于10月2日,达158 d,积温2 871 ℃。年均降水量525 mm,但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9月,降水326.7 mm,占年降水量的62.3%。全县年平均蒸发量1 556 mm,相当平均年降水量的近3倍,干旱指数2,年均无霜期142 d。
1 志丹县种植业发展现状
志丹县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糜子、荞麦、马铃薯、大豆等;油料作物有胡麻籽、向日葵、黄芥等;蔬菜作物有黄瓜、西红柿、南瓜、食用菌等;果类有苹果、梨、葡萄、桃、杏、红枣等。以2014年为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 813 hm2,粮食产量5.32万t,增长3.4%;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67 hm2,产量600 t,下降了55.6%;果类32 969 hm2,产量达到1.6万t,增长6.1%,其中仅苹果1.21万t,增长13.1%;蔬菜作物产量达到6.81万t,增长12%。种植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志丹县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业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志丹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带,自然环境脆弱,旱地耕作面积达到90%以上,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由于日照、温度、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生产极其容易受到自然灾害,例如冰雹、涝灾、旱灾的影响,种植业产量不稳定。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2014年,完成机耕面积18 667 hm2,机播面积9 333 hm2,机收面积3 333 hm2,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52.4%,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2 种植业科技化水平低,种粮积极性不高
种植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应用科技研发滞后,综合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以及成果转化能力较低,农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加工的能力仍比较弱。2014年,志丹县种植业产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12%,第二、三产业分别占83.51%和13.37%,投资回报率与二、三产业相比很低。加之农作物的生产周期较长,价格变化具有时滞性,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问题,导致从业人员种粮积极性不高。
2.3 种植业区域结构差异大,产业化水平低
种植业在志丹县各乡镇的差异很大,2013年,顺宁、金丁、杏河3个镇的蔬菜种植面积1 190 hm2,占蔬菜总种植面积1 587 hm2的75%;顺宁、双河、杏河、义正4个镇水果面积20 618 hm2,占水果种植总面积32 969 hm2的62.5%;粮食作物在各乡镇的分布不均匀。种植区域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相关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中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少,缺乏知名品牌。
3 发展模式
3.1 优化种植业布局,发展无公害产品和生态农业
根据志丹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一级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63%;二级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81%;三级地是全县分布最分散的耕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6.22%;四级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1.73%;五级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61%。以此为依据优化全县种植业布局,在一、二、三类耕地上建设标准农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粮食作物,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在一、二类耕地上发展蔬菜、草莓、瓜果等高效无公害农业;在四、五类土地上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水果种植。采用良种良法,推广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和低产树改造嫁接技术,大力推行“标准整地、良种壮苗、规格栽植、规范管理”等技术规程,加强良种生产监督管理和技术推广监督检查,不断扩大优良品种普及率,提升栽培技术水平和覆盖面。
3.2 形成特色明显的农业示范园区
按照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县建设了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个,市级农业示范园区2个,县级苹果产业示范带16条,县级蔬菜示范园6个,县级小杂粮千亩丰产方24个。园区和产业带核心区示范面积达3 300 hm2以上,辐射带动面积突破10 000 hm2。金丁胡兴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成立了兴庄果薯农民合作社、惠民土地信托合作社和精工劳务农民合作社,形成了“三社”协作,互推共赢的发展格局。张渠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发展苹果面积200 hm2,并建立了以科研、示范、推广为一体的北部山地苹果研发基地。顺宁保娃沟门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发展建成规模化养殖场4个,专业合作社1个。示范园区建设已初见成效,产业规模化效应逐步凸显。
3.3 积极促进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
在种植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探索其与休闲旅游农业的结合,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志丹县近几年发展设施蔬菜和苹果产业的政策优势明显,2014年,累计建成苹果园面积13 833 hm2,建成日光温室大棚蔬菜4 296座、弓棚蔬菜8 419座,建成小杂粮基地14 347 hm2。全县有无公害产品认证四大类24个、有机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个。发展扩大蔬菜、桃树、杏树、梨树、苹果、葡萄、草莓等作物种植面积,每年4―5月各种农作物开花授粉,不仅美化了城乡,也促进了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农业休闲观光基地,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4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
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平等协商、农民自愿、依法有偿”原则,逐步探索建立了以政府引导、土地信托合作社运作为主,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土地流转机制,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目的,按需存地、按需租地,成熟一块、流转一块。2014年,全县共流转土地面积4 540 hm2,占农耕地面积31 733 hm2的14.3%。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建立并推行土地信托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
3.5 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2014年,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280个。培育家庭农场165个,认定县级家庭农场50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个;合作社总数108个,创建市级示范合作社7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个,创建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5个。积极引导鼓励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建设,推进规范化生产经营。示范社下辖的粮食、蔬菜、苹果加工企业可独立完成产品推广,直接针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作物加工、产品销售,形成一条龙服务的农业产业化大型企业。推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机制,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施农业转型计划,争取每年创建3个市级示范社、8个市级家庭农场、6名职业农民和果业技术骨干、1万名果业技能培训。围绕农产品加工、仓储营销,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合作社资金互助、果园等农村不动产抵押融资途径和办法。
4 对策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科学规划种植业生产
为促进志丹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志丹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如《志丹县山地有机苹果幼园标准化管理方案》《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苹果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志丹县农业局组织专家深入镇、乡、村对种植业生产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结合志丹县的温度、降水、土壤等实际条件,制定志丹县种植业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加强种植业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等服务,力求实效,为科学种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1]。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以“渠成网、路相连、树成行”为目标,加快推进山、水、田、林、路、园、村合理布设,着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机装备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及有效灌溉率。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果―畜―沼―窖―网“五位一体”和菜―畜―沼相配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田)建设,不断引进优良品种,推广良法种植,开展试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保证种植业生产稳产、高产[2]。
4.3 扩大宣传指导力度,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利用现代媒体网络技术,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情况、典型示范试验等进行大力宣传,加强种植业技术规范指导。县农业局组织专家领导小组,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会和现场观摩会活动,对农民进行良种选择、合理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指导,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充分依托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大力开发传统特色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培育和构建具有志丹县特色的种植业体系。形成以马铃薯、玉米以及小杂粮种植为主的粮食生产为基础产业,以弓棚和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种植为区域产业,以苹果为主的水果栽培种植为主导产业的3种种植业发展模式,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促进志丹县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3]。
4.4 突出主导产品,促进种植业产业化经营
将苹果产业作为富民的主导产业,加大扶持力度,规划实施了16条苹果产业带。重点加强200个各级示范园建设及15个“百亩”市级示范园建设,示范带动全县果园整体管理水平,确保新建园成活率、幼园保存率和管理到位率均达到90%以上。举办“百名果商进志丹”活动,参加省市果品营销推荐会,注重营销宣传,培育果农的商品、市场意识,发展苹果营销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融入全市主打“洛川苹果”品牌中。开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苹果精深加工,提高苹果产品附加值,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形成以产供销、内外贸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营机制,使农民不仅从种植业中获益,还可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实现产业收益最大化[4]。
4.5 创新科技服务能力,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主要农作物良种化率达到91%,生产集成技术达到82%,充分发挥良种、实用生产技术的提质增产效用。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普及活动,对农民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培训,加快推进县、乡、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一支有知识、有技术、有经验的农业科技队伍,为加快种植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效益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5]。据统计,2014年共集中培训果农33期13 300人,乡镇举办各类现场培训385场次,培训人员逾3.8万人次,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奠定基础。 在乡下种植什么容易赚钱
5 参考文献
[1] 杨树果,田中艳.大庆市种植业结构演变与调整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2):128-132.
[2] 田吟桦.共和县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3):309.
[3] 周正元,宋启容.耿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3):254.
关键词:农业种植 生物技术 推广 应用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是一门对生物体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对生物机体以及细胞利用先进的生物工程原理,对生物体进行的改造,从而促进农业的生产。农业种植中利用生物技术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作物的抗虫病性,改善农作物的质量,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与作用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就是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与拼接,对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再导入生物体内的基因得以表达。其核心技术就是提取目的基因,是将供体生物的细胞内提取出来,从而达到最终目的。
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对多细胞生物的检测,就是将每个受体细胞单独培养并诱导发育成完整个体,检测个体是否摄入目的基因,摄入的基因是否已表达。进而再淘汰无变化的个体,保留有相应变化的个体来进一步培养。
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会使得农作物的品种得到改良,现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也不断呈现广泛的趋势。我们知道转基因植物的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耕地面积的大部分都在采用转基因技术种植技术。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转基因技术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种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可将一种作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的作物品种当中,使得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得到提高。
除此外还有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其所为杂交育种技术就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使其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下一代。这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物种植技术,其操作方式比较简单,且这种技术的推广时间比较早,我们对杂交技术的应用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生物技术的应用都使得农业种植的难度降低。
农业种植现代化过程中,怎样把高新技术同传统农业技术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任务,特别是在我们有限的耕地与人口不断增长的条件下,离开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来维持中国人口的温饱。
生物技术就是一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领先技术,是被有关专家称为农业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生物技术可广泛用于种养业、林业与环境治理,维护人们的身体保健。它具有增产、除病等作用,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不可缺少的新技术。通过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的综合使用,可以全面改善农作物生态环境以及农作物对各类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还有农作物自身对各种病害的抗病性能力,杀灭或抑制各种科学种植技术病害的滋生,降低或清除土壤环境中各类化学药物残留。
二.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中的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植物生长的速度,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育出更好的优良品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对作物农作物的侵害,保证植物种苗无病毒,促进良种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
在现在农业种植中,对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其主要是建立在细胞的全能性的基础之上,是通过人工的诱导,保证植物组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良好的发育,最终成为完整的一种生物技术。
在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要注意保证在培养基组成、pH值、渗透压等各种化学环境条件,及植物组织培养中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得能够有效地促进组织培养育苗的生长和发育。当组织培养技术扩散到培养基后,就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这个环节的处理。关于初代培养旨在获得无菌材料和无性繁殖系,即接种某种外植体后,最初的几科学种植技术代培养。要用诱导或分化的培养基,就是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细胞分裂素与少量的生长素。
三.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制作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一部分,它的形成,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将它作为制作农药制品的有效成分,通过化学手段制作农药的方法,可以起到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还可以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提高了植株的耐药性,可见利用生物技术制作农药,在具农业种植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很多药品的生产就是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的。但大都受材料来源限制,致使其产量有限,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而微生物生长的迅速比较快,容易被控制,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所以我们可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因,最后导入微生物细胞内,使其产生相应的药物,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产量问题,也能降低生产的成本。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农民种植中不可缺少的法宝,大部分农民都开始使用,生物技术越来越受到欢迎。此后我们还会加大生物技术推广,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科技宣传的力度,使广大农民都科学种植技术能应用生物技术种植无污染的农作物,促进农业增产与增收。
参考文献:
[1]张开荣、黄萍,探讨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1(25)
桑黄种植靠谱吗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1839848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