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葡萄种植

2024年全市主要秋作甜脆玉米种植技术【2024年全市主要秋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薰衣草干枝种植技术视频

作者:田间管理,防治时间:2024-09-15 20:11:55 阅读数: +人阅读

目前,我市玉米、大豆等各类秋作物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抓好全市秋作物田间管理,现制定了主要秋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请各区(市)结合生产实际抓好落实。

一、玉米

玉米普遍进入吐丝授粉期。重点抓好辅助授粉、中后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一喷多促”、适期晚收等关键措施落实。

(一)辅助授粉,增加穗粒数。高温及连续降雨天气对玉米授粉均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建议在玉米花丝吐齐后5日内开展辅助授粉。可采用植保无人机辅助授粉方式,让无人机低空飞行,通过气流扰动促进花粉飘散;也可通过敲打雄穗等人工辅助授粉方式,促进花粉花丝相遇,提高结实率。

(二)科学追肥,促进灌浆提粒重。实施玉米密植滴灌的地块,要抓好中后期3次追肥(即:大喇叭口期、开花期、灌浆期),分别于11~12展叶(播种后35-40天),随滴灌亩施纯氮(N)5公斤、纯磷(P2O5)2公斤、纯钾(K2O)2公斤;吐丝后5-10天(播种后58-62天),随滴灌亩施纯氮(N)4公斤、纯钾(K2O)1公斤;吐丝后25-30天(播种后70-80天),随滴灌亩施纯氮(N)3公斤。没有滴灌条件的,对高产地块及叶色转淡有可能早衰的地块,抽雄后开花授粉前补施花粒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增强灌浆速度,增加千粒重。积水田块在积水排除后,可采用无人机叶面喷施1%-2%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以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和运转,增加粒重。

(三)防治病虫,实现“虫口夺粮”。穗期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穗蚜、顶腐病、玉米南方锈病及各类叶斑病。杀菌剂可选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40毫升/亩、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60毫升/亩、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50-60毫升/亩等任一种;杀虫剂可选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2克/亩、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0-15克/亩、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0-20毫升/亩、3%甲维盐水乳剂5~8克/亩等任一种;间隔8-10天,一般喷施2次。虫口密度若达到防治指标及时进行防治;建议在灌浆初期(即8月中旬),采用杀虫剂+杀菌剂一次施药防治多种病虫害,充分发挥“一防双减”统防统治作用。

(四)实施“一喷多促”,确保稳产增产。灌浆中后期以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根据病虫害发生实际,再加入杀虫杀菌剂进行“一喷多促”,防病治虫、促进功能叶片延长、促籽粒饱满、促单产提升。叶面肥可选含氨基酸的水溶性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芸苔素内酯等。各区(市)要积极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力争实现“一喷多促”全覆盖。

(五)适期晚收,发挥高产潜力。玉米成熟期的标志为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据试验测产分析,籽粒乳线消失与乳线处于1/3处时收获相比,每晚收10天,增产10%以上;高产田平均每天可增产4-6kg/亩。要加大宣传力度,科学指导适期晚收,夏玉米适时晚收最佳时间为10月5-10日,以不耽误小麦播种为宜。要加强对农机手作业技能培训与机械作业参数调试,加强减损收获作业的监测,努力降低机收损失率。

二、大豆

由于播期差异,大豆普遍处于初花期至盛花期。重点抓好花荚期与鼓粒期的两次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落实。

(一)肥水管理。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是大豆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肥水不足则会造成落花落荚,秕粒增多,影响产量。遇旱(连续1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或土壤水分含量低于70%)应及时浇水,减少落花落荚,增加百粒重。鼓粒初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追施氮磷钾复合肥5-10公斤/亩,0.03%-0.05%钼酸铵30-50公斤/亩,保花促鼓粒,增加单株有效荚数。鼓粒中后期对大豆产量形成至关重要,每7-10天结合病虫害防控,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1%硼肥+0.5%尿素或液态氮肥等,连续喷施2-3次,延缓大豆叶片衰老,促进鼓粒,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

(二)病虫害防控。开花期重点防治病毒病,可用10%吡虫啉、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结荚鼓粒期重点防治紫斑病和灰斑病,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要高度重视点蜂缘蝽防治,在现蕾、开花和初荚期,用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早晨或傍晚害虫活动较迟钝,防治效果好。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荚螟、卷叶螟、食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可选用甲维盐、茚虫威、虱螨脲、虫螨腈、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的复配制剂,如甲维盐·茚虫威(虫螨腈、虱螨脲)+高效氯氰菊酯+有机硅助剂,喷雾防治。病虫害集中发生危害关键期,开展“一喷多促”,实现防病、防虫、提质、增产的效果,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防治2-3次。

(三)适时收获。收获最佳时期在完熟初期,此时大豆叶片全部脱落,摇动植株有响声时籽粒含水量降至18%以下,用大豆收获机收获。割茬不高于10厘米,不留底荚,不丢枝,综合收割损失率小于5%,籽粒破损率小于3%,泥花脸率小于5%。收获后及时晾晒,含水量在13%-14%方可入库储存。

三、水稻

2024年全市主要秋作甜脆玉米种植技术【2024年全市主要秋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当前我市水稻多数处于拔节初期,重点抓好肥水管理、病虫防治、适期收获等关键措施。

(一)肥水管理。在7月份做好晾田、8月上旬做好复水的基础上。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以免发生早衰青枯,收割前7-10天停水。复水后施尿素8-10公斤作幼穗分化肥,抽穗期视水稻生长情况酌情补施,一般秸秆还田地块后期不再施肥。抽穗扬花后至灌浆期,喷施芸苔素内脂、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提高灌浆速度,增加千粒重。

(二)病虫防治。(1)稻瘟病:视病情发展情况,5-7天防治一次,一般防治2-3次。在破口期(水稻10%的幼穗群体从稻苞开始露出)、齐穗期(水稻抽穗80%)各喷一次药剂,以防治穗颈瘟。亩用6%春雷霉素可溶性粉剂50克或40%稻瘟灵乳油100-120毫升或甜脆玉米种植技术者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40克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兑水30公斤喷雾。(2)水稻纹枯病:主要危害下部叶鞘和叶片,引起云纹状病斑,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为害最重。突出抓好拔节期防控,在发病初期施药,亩用10%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或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20~25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3)稻曲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在水稻孕穗至开花期侵染为主,水稻破口期,尤以刚破口的嫩颖最易遭受侵染,破口期、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都会加重病害发生。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低洼地块,要注意适时排水。于水稻破口前5-7天,亩用24%井冈霉素水剂30毫升或者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20克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4)稻纵卷叶螟:在卵孵盛期至幼虫一龄盛期施药,如遇阴雨虫情发生较重时,必须掌握雨前抓紧治、雨停抢治、雨过继续治的原则。亩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毫升或16%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15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5)稻飞虱:坚持“压前控后、确保穗期不成灾”的原则,优先选用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和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吡蚜酮及混剂等高效、低生态风险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控。

(三)适期收获。在水稻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既可选择具有秸秆粉碎功能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水稻收割、秸秆粉碎、均匀抛撒,割茬高度≤15cm,秸秆粉碎长度≤10cm;也可以采取半喂入式水稻收割机,在籽粒收获后保留完整的秸秆。通过调整收割机设备和控制速度等方式,保持良好收获性能,力争稻谷籽粒损失率降至2.5%以下,减损机收。

四、甘薯

甘薯多数正处于薯块膨大期。要注意抓好控旺、水肥管理、病虫防控等措施的落实。

(一)科学控旺。高温多雨天气,茎蔓长势旺,控旺时使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80-100g+98%磷酸二氢钾40-50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50g,兑水15-30kg均匀喷雾。喷施时间为晴天下午3-4时,喷雾要均匀,切忌重喷,尽量减少将药液喷到地面上,在土壤中积累残留危害下茬作物。对于已发生严重徒长地块要适当增加用量,可根据控旺效果,适当增加控旺次数。也可通过人工翻蔓、机械压蔓等方式人工控旺。

(二)科学追肥。水肥一体化地块在8月上中旬进行2次追肥,追施肥料以高钾辅料为主,满足后期甘薯生长大量需钾要求。普通地块可采甜脆玉米种植技术用逐墩浇灌或叶面喷施磷钾肥促进生长,使用肥料可用磷酸二氢钾或高钾水溶肥。

(三)病虫防控。近年来我市部分地块后期除发生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等危害外,甘薯烦夜蛾危害相当重。要切实加强田间观察,一旦发生及时开展防治。

五、花生

花生已陆续进入饱果期。要重点抓好病虫害绿色防控、保叶防早衰、防灾减灾、适期收获等关键技术措施。

(一)绿色防控。一是要及时防治花生叶斑病、疮痂病、白绢病等叶部病害。当病叶率达到10%时,每亩用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45毫升,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毫升,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克,或20%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0毫升,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2次。上述药剂要交替施用,喷足、喷匀、喷透。二是及时防控棉铃虫、甜菜夜蛾。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5%甲维盐微乳剂15-20克或5%氟铃脲乳油40-50毫升,兑水30-40kg喷雾,有效防控棉铃虫、甜菜夜蛾。

(二)叶面喷肥防早衰。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0~150克+尿素350-40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80克等杀菌剂的混合液45-50公斤,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次。缺铁地块可用0.2%-0.3%硫酸亚铁溶液于新叶发黄时叶面喷施,连喷2次。

(三)防灾减损。花生生长期间,易遭受渍涝灾害,对花生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应提前挖好排水沟,防止田间积水。地膜覆盖花生,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应破膜散墒、保持土壤通气良好,以减轻烂果的发生。

(四)适期收获。春播花生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上部剩4-5片绿叶,或地下部70%-80%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择机收获。

六、棉花

棉花处于花铃期。重点抓好防灾减灾、病虫防治、催熟采收等管理措施。

(一)防灾减灾。当前正处于汛期,易产生渍涝危害。要做好棉田沟渠疏通,做到雨停田干,排渍通畅,田间不积水。雨后3日内田间若有积水,应及时机械抽水排涝。排涝后尽快扶正棉株,促进田间水分蒸发和根系活力恢复。花铃期是棉花需水敏感期,10-15天没有降雨就会出现旱情,铃重减轻,甚至脱落,出现旱情的棉田要及时浇水。

(二)病虫防治。重点防治盲椿象、棉铃虫、棉叶螨、烟粉虱等害虫,当害虫虫量或卵量达到防治指标时进行防治,药剂连续喷施2次,间隔5-7天。近年来,由于棉花吐絮期经常遭遇阴雨天气,烂铃则会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在烂铃初发期,即田间烂铃株达到0.1%时,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三)催熟采收。于9月底-10月初,且气温稳定在18-20℃、田间吐絮率达到60%以上时,每亩采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20-30克和40%乙烯利水剂150-200毫升,混合喷施叶面。棉花吐絮后可人工集中采摘1~2次,有条件的地方提倡一次性机械采收。采收过程中防止头发及其他异性纤维混入籽棉。黄熟铃、烂铃、僵瓣花等要分摘、分晒、分存。对于晚熟、需要早腾茬或机械采收的棉田提倡脱叶催熟。

来源:枣庄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甜脆玉米种植技术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183984895@qq.com

晓宣合作社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